兰州学刊
主办单位:兰州市委宣传部
国际刊号:1005-3492
国内刊号:62-1015/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0697 人次
 
    本刊论文
论析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论文关键词】政治文明建设;市场经济;党的领导;公民文化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政治基础,公民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一r部署,赋子一了小康社会政治内涵。何谓政治文明?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它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实现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质是发展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实施却远菲单纯的政治领域所能包容,它无时无刻不需要来自其他社会系统如经济、社会、文化层面诸要素的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必须基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的充分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有赖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政治文明建设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现代政治文明根源于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才有了政治的民主化要求。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实现方式的运用二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会激发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市场经济的自由、等价交换原则,在政治生活的表现就是权利平等和人身自由;市场经济的契约合同规则,在政治生活的表现就是法治社会而非身份社会。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动力作用逐步加强的过程。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大)到有十划的商品经济(十二届三中全会),再到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大),最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十四大),相应地在政治领域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互大系统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日标和基本政策,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政治上民主的要求,而我们党又适时地将这种要求表达出来,由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民主需要”。

      近年来,市场经济下的自由、自主、平等、法治理念渐人人心,引发了政治生活的众多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了多元利益主体,推动了利益的分化与清晰化,传统社会结构正朝着分层化、多元化的方向变化,不同阶层、群体、个体正越来越认清并重视自身利益要求的表达,而法定的政治参与权利恰恰赋予他们向政治决策层表达利益要求的资格与勇气。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利益表达势必渐趋强烈.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需要也必然日益增长〕他们可能会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参与民主过程,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也可能通过选派代表进人国家权力机关或政府管理部门,来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总之,他们会通过各种民主形式,扩大自己的政治参与,发挥自己在民主参与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以实现或保证各自的利益要求。这种趋势已不可逆转,也得到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共产党的肯定于是才有“不以财富论思想是否先进”、“私营企业主可以人党”等一系列说法和举措的出台。

      当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按照经济学界的标准,我国经济总体市场化水平在300l0--5 0%以内,属于转轨中期市场经济。专家预测,2005年我国市场化水平在70%左右,步人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2010年有望达到80%左右,经济体制转轨任务基本完成;到2020年左右,我国将跻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之列。届时,政治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更雄厚,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的空间更大,民仁的要求也会更高。以研究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而著称的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李普塞特就有相关的分析和判断:“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多”,“民主较多国家的财富、五业化、城市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平均数高得多”,所以要建设政治文明,首先要夯实经济基础,为此,在经济领域中当前的努力方向主要是打破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上义,使商品和各种市场要素自由进出各地市场,打破特殊行业的行政垄断,尽量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干预,切断权力渗透、控制市场的渠道,使权力乡租失去土壤,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二、党的领导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政治基础

      现代民主政治都是政党政治二中国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定位和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都得益于有效和强大的政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政治文明建设的成败无疑也将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政治系统能够提供多大程度上的政治支持。

      按照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内在逻辑来看,政治文明发展应该是一个随经济基础变动而在政治上发生相应变动的自然进化过程二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即中国现代化基本上是一种外源性现代化,经济和社会的自主能力尚待培育,因此,在现代化启动阶段,国家政权成为引导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时,中国政治生活长期以来的集权性特征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依赖心理和非自主心理一方面,政治生活似乎淹没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似乎又远离了政治,成为政治边缘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政治经济增长、发展、现代化、进步,不管如何称呼,都包含着由四个因素支配的积极和向前发展的运动,即包含四个变量:两个政治变量,两个经济变量。其中两个政治变量是政府能力(或权力)和人民参政情况(或民主化)就中国而言,政府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78年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有效的政治治理,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力量,是成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政治因素二,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所实施的改革与完善主要在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三个层次上进行〕党政关系的改革,主要是解决权力的横向分配,优化权力结构。其具体内容表现在:确立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的指导思想;重视人大制度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的权力关系在宪法与法律上得到区分和保障;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党政职能分开。确立法治化行政的政府建设目标,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发展与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主要包括财权与事权从中央向地方下放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改革的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在经济领域,个人产权得到宪法和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个人经济行为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个人经济利益与国家经济利益的界限日益明确;在政治领域,法律保护个人的社会交往权利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纷纷出现,个人与团体进行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渠道更通畅,政治沟通的机制逐渐制度化;在文化方面,文化产品呈现出生动活泼、五光十色的多样化发展态势。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起点,也是中国人民民主的一大特色和基本保证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执政,这不仅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格局中的领导力量,更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不谋求自己的私利,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她是中国有序政治生活的强有力保障。她富有长期执政的经验,善于利用组织网络、制度功能和文化功能,维持政治的稳定;她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执政兴国的关键定位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尤其是为适应国际国内政治生态环境变化,对政治资源的分配方式、政治运作方式、功能指向等作了及时调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实现转变,着重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试图动用一切资源,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提高人民参政程度,提高社会的自主能力,发扬民主,将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到全面的人民民主。这是党无论承受多少压力也不能撂下的重担,必须在增强自身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政治发展,全力支持政治文明大厦的建设。

      三、公民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政治文明建设不是单一的政治过程,而是一个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现代民主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表明,社会民主的发展取决于广大公民的政治情感、政治取向和政治价值观,即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区别于中国长期存在的臣民文化,它依附于具有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程序规则意识的现代公民,是现代公民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政治体系各个层面行为反映的,具有一定主观倾向的一种政治心理意识。公民文化实际是民主文化,是与民主制度相藕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属于民主制度的隐结构。公民不同于老百姓,更不同于臣民,有着特定的含义。《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公民(citizen-ship)是“个人同某一特定国家或政治实体间的法律上联系;根据这种联系,享有某些权利、特权以及因其效忠国家而享有受保护的权利,同时也承担各种义务”。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可以看出,公民身份意味着:(1)个人与国家互负义务。这是对臣民国家单方面地向个人施加义务的政治状态的否定,从而避免了暴政。(2)个人之间的平等。这是对维护个人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等级和特权)的政治状态的否定,从而排斥了特权。(3)个人作为治者与被治者的统一一方面,个人是国家统治与管理的对象(否则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和法律又是在个人以公民身份的参与下运作的(否则容易导致专制主义)。总之,公民身份标志着社会生活处在无政府主义这一端点与专制主义这一端点的中间状态,表明政治的民主化。

      公民文化代表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公民文化与个体关系而言,其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文化是培育公民民主意识的环境基础。作为个体,从一个自然人到政治人的转变,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民主意识,或者说,必须产生一定的政治热情和政治动机。然而这种政治意识或政治动机并不是在封闭的自我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社会政治交往中,因内心的不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利益上的缺乏感。这种缺乏感又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得到尊重和肯定,从而上升为政治诉求。如果一个社会不具备肯定个人诉求的文化环境,就无法产生政治动机或民主意识,即使偶尔产生,也难以持久.一个浓郁的公民文化环境,是催生公民个体民主意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公民民主意识或政治情感由弱变强,由偶发性转为持久性,以至付诸于行动的必要条件。二是公民文化是强化公民民主参与的精神动力。政治文明建设是以广大公民为主体的政治民主活动。这种活动直接表现为广大公民的民主参与而促使公民民主参与的精神动力来源于公民文化的理性支持。因为公民文化不断地为广大公民的民主参与提供心理导向和理性分析,不断地强化广大公民民主参与的广度、强度和深度,从而形成全体社会的政治共识和民主理念,进一步推动社会政治民主的建设。

      就当今中国而言,公民文化的逻辑起点是培养现代化的公民。现代化公民至少得具备以下基本意识或素质:权利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纳税人意识;科学理性精神;道德意识;生态意识或可持续发展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时俱进意识;世界公民意识等等,核心是权利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近代以来100多年的中国社会进步史表明,公民意识的缺失是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为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所以呼唤公民意识,培育公民文化,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我们要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出发,改造传统的政治文化,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的政治文化,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文化发展方向。为此,首先必须培育公民意识,剔除中国人骨子里的臣民意识,这是公民文化得以发展的前提。这个目标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通过深人持久的民主思想启蒙教育来实现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媒介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探索新经验,使政治教育由意识形态的灌输转向公民教育。其次,要按江泽民:“5.31”讲话所提出的要求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公民文化得以充分发育的外部条件。再次,必须健全和完善法制实行法治,这是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公民文化得以滋养和传承的沃土和屏障。

      总而言之,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文化的发育适应了整个社会文明体系创新和重构的现实要求,为中国政治文明提供了发展平台。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真正走上现代文明发展的道路!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兰州学刊》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兰州学刊》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